第一次知道「蕾絲邊應召」是因為尼爾喝牛奶的尼爾借我看的漫畫《我可以被擁抱嗎?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》,超級推薦,當時重點不是放在蕾絲邊應召這項職業,而是主角本身的寂寞與掙扎。

而這本《走過迷失人生方向的日子,我開始做蕾絲邊應召》的作者 橘みつ ,也是因為看了這本漫畫,在被企業辭退之後,不斷打工的日子裡,終於找到了自己想做也能做的事,成為一名蕾絲邊應召性工作者。
本書描寫她出社會到成為蕾絲邊應召的心路歷程,除了更能以產業面去看此工作外,更觸動我的,依舊是客人們的故事與彼此的互動。

–
我猜在台灣應該是還沒有蕾絲邊應召這樣的產業/從業人員,但大致可以想像會申請服務的客人樣貌。如書中所言,其實大多客人並非女同志身份,有的人是對性沒有經驗對男體感到害怕,有的人是想來確認自己能不能與同性發生關係,有的人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辦法有性慾,有的人想大玩特玩,而有的人只是想找人說話。
「除非被固定指名,否則我們與他人相處的方式是很零碎的。我們能做的,就是相信與等待。」
我很喜歡 橘みつ 在分享,當別人詢問為何不去做心理諮商類的工作時,她回答,會前往專業機構的人,通常有病識感,或是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,而專業機構方,也會希望前來的人有所改變,進而好轉治癒。但很多時候,在這之前,有很大一部分的人,也許只是想找人聊聊。
「這世上沒有不具目的的醫療,不以治癒為前提的治療是不被允許的。」
無論客人前來的理由是什麼,蕾絲邊應召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聆聽大家的故事,也不見得是要解決什麼問題,比較像是陪著客人,面對思考也好,逃避休息也罷,恢復元氣之後,也許就能多點動力繼續活下去。
–
我一直都相信性(產業)碰觸的不只是身體,還有心靈。對我來說,心靈不會存在「問題」,我們只是太習慣以主流價值的想法去分析自己,想要在擁擠的正常和不正常之間,往「正確」的方向靠近。
說老實話,我覺得想往「正確」方向靠近的人們,已經很不容易,因為更多人大概是忽略那些幽微情緒。
「正視自身的情感與欲望,絕非輕鬆愉快的事。」
正視這件事,不論是對客人或是對蕾絲邊應召來說,都是困難的。其實每次的服務/相遇都不知道會有什麼狀態或結果,有的客人被發現叫應召而往後日子更加慘烈,有的客人在聊天嘗試後發現生命不是那樣絕對。
沒有人有正確答案,也沒有所謂正確答案,應召與客人一起面對或不面對,短暫參與彼此的人生,我想,這就是一種迎接明天的契機。
–
這本書的原文書名是 レズ風俗で働くわたしが、他人の人生に本気でぶつかってきた話 ,其實並沒有說到任何「走過人生迷失方向」,而是強調「與他人的人生碰撞」。
橘みつ 也許也還在迷失吧,她也對生命、對情感、對情慾有疑問,被傷害過,當然也被拯救過。於此同時,她也能成為某些人的救贖。
若把這本書當作女性向風俗業的認識不是不行,只是若能將性這個主題,拓展到人生、生活,這樣無論你在不在乎性,都能感同身受。我們都是透過與他人的接觸交流碰撞,進而思考自己的位置。
對啦,活著已經很累很麻煩,還要與他人碰撞?
但我想這就是我喜歡情慾、喜歡對話的原因吧,明明讓人困擾至極,卻又滿懷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