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皇冠出版的邀請,讓我有機會認識這本書,然後向大家推薦它。

《她厭男,她是我女友》,描述主角金勝俊在四年後遇見初戀,竟是在要求墮胎合法化的示威現場,而自己還是無可救藥地愛著她,他們有條件的復合,勝俊原本幻想的甜甜蜜蜜不是沒有,只是有更多的價值觀磨合。
想婚 v.s. 不婚
自己煮飯打掃 v.s. 請專業清掃+叫外送
我幫你扛重物 v.s. 自己東西自己扛
(還有很多很多)至於最後這段戀情如何,請去看書XD
說老實話,我並不喜歡翻譯書名。
我曾在婦女節那天寫過,我過去確實在節目中刻意避免談及女性主義,避免強調女力,一方面覺得自己論述力不足夠,一方面擔心有人因爲這幾個字就感到不舒服。
我怕,怕大家覺得女性主義就是厭男,所以我第一眼不喜歡這個翻譯書名。
後來讀了這本小說,才明白書名是以書中主角的角度去撰寫,他的女友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,所以就下了一個這麼斬釘截鐵的結論,「厭男」。
但不是的。
真的不是厭惡什麼性別,在我的認知裡,女性主義的開端是因為當時的女性,因為性別而受到壓迫(教育權、工作權等等),所以追求平等,重點不是在於誰討厭誰,而是一起共創更「平等」的社會。
當然,性別這件事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,而且受苦的什麼性別都有。不管關於婚姻、工作,都會有某性別該如何的模式,只要不符合這樣的模式,跟別人不一樣,就是會被長輩、同事、甚至路人說幾句,好像我們的出生指定性別決定了我們的長相、穿著、工作種類、婚姻。
但不是的。
作為一名活在二十一世紀的順性別女子,我非常幸運地沒有遇上太多太委屈的事,也幸運地認為自己有權利也有能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。但我無法忽視那些仍舊存在的性別歧視與偏見,所以我從情慾平等談回性別平等。
在情慾裡,從主流A片去看,就會發現很多謬誤,可是性喜好完全與性別無關。女性在慾望裡失聲,男性被框在長度持久度的鎖鏈裡,而其他性別根本不見蹤影。
好在我是幸運的孩子,現在有好多平等、多元的情慾選項,藉由節目與社群分享,聽見看見多元,然後真心希望所有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。
我不敢說自己多了解女性主義,主義後來有太多不同的流派與演化,我也認為有人誤用了女性主義的名,但沒有平等的實。當然我自己也還在學習,還在練習檢視自己的言行,希望有一天可以有勇氣地說自己是一名女性主義者,在生活的每一天,都追求平等,表現憤怒,同時選擇善良。
啊,別擔心,《她厭男,她是我女友》沒有我寫的那麼嚴肅,是以非常視覺的、腳本感的方式在敘述,果然是即將改編拍成電影與電視劇的佳作,我認為是適合推給有點抗拒性別平等議題朋友的入門小說。
如果你是性別平權資深夥伴,想必這本書有點太輕鬆愉快了,但是我相信小小的力量。先從日常、從戀愛故事看見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平等,開始看見自己生活周遭的不平等,於是一切都與自己有關。
讓更多人都體會這小小的力量,對於我來說比讓大家懂得如何論述性別議題重要。
就如同推薦序中小說家劉芷妤說的,這股力量「並不是該怎樣用自己的價值觀說服別人,而是如何與多多少少和自己不太ㄧ樣的他人相處,甚至相愛。」
本書主題是性別與戀愛,但這樣的力量,想必是適用於一切的。